来源:济南软月建站 作者:泉小月 时间:2023-03-24 11:50:05 点击:0次
济南网站建设:疫情三年,掏空了很多人的家底,春节过后,饭店十分火爆,大家都争相“坐一坐”,聊点事出来,了解一下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迅速摆脱眼前的困境。但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乱,先梳理一下自身的问题,有哪些需要改进提升的。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也引发我“向内看”的思考,下面把这个案例分享给大家。
为庆祝软月互动成立十五周年,公司安排定制文化T恤,但也不想做成“广告衫”的那种,穿出去感觉不自在,做一个代表软月“简洁扁平化”文化特点的即可。于是在公司内部征集方案,各路设计师纷纷烧脑发挥,经过几轮筛选,最终定了下面两款设计方案,在软月公司的“软月”中文商标方面,南京软月小森要求字体小点再小点,就是不想给人一种硬广告的感觉。
软月设计的效果图
设计稿完成,制作这个任务安排到了济南软月执行,泉小月联系到一家本地高端服装定制企业,将南京软月设计师完成的T恤图文设计稿交给服装定制公司,按理说,这种已经有清晰设计稿了、需求非常明确了,服装公司只需要比着葫芦画葫芦即可,顶多是制作的工艺里有些细节需要调整,原本想得很顺利,但事实上没这么顺利。
问服装公司设计稿有什么要求?间距、字体字号、颜色数值编号、布局等,服装公司负责人很简练的回答说“没要求”。“没要求”是什么情况?服装个性化定制有很多个性要求,不是模板,没有要求,岂不是存在太多主观发挥的可能性,做的与设计不一致怎么办?这里面细节太多了,logo与图案的摆放位置、距离领口的间距、服装尺寸大小如何更好兼容比例等等,感觉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问题。看服装公司回答的简单利落,又不好立刻提出质疑,转念想了想,人家公司在服装定制行业这么些年了,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能有人家自己的一套成熟模式,于是没有将这些问题向对方抛出,只是带着困惑把设计稿交给了对方。
交流中问服装公司负责人是丝网印刷还是UV?负责人立马回复说是“丝网印刷”,后来负责人又说只能UV印刷,说图文里标识有纹理,只能UV,好吧,工艺限制,可以理解,但这种回答给人感觉不专业。
当服装公司设计人员把排版效果图发来,我们就蒙圈了。首先“软月”中文商标字体做的很大很大,为什么不是按我们设计要求来做呢?非常不理解,对方设计师如果有自己想法,可以给我们提出来,但不能强行改变,毕竟我们有自己的考量,对吧。另外,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也出现了,logo图案距离领口的位置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图案比例也不理想,这些都是因为一开始对方没有标准化要求,导致这种主观结果出现了。
服装公司的排版效果图
服装公司负责人说可以先做出样品来看看,等样品发来,样品制作的不仅没有按照我们的设计稿来,与服装公司的排版设计稿也有出入,“软月”中文商标与下面英文图案对的齐齐的,呆板影响了整体美感,红色当时强调的是不要那么亮,结果做出来更亮了,是另一种红色……
服装厂实物打样照片
服装公司负责人解释说“这是让你们先看看成品的工艺,其它细节都好改,不是事”。如果样品就能很严谨的按照设计要求来,后期少做改动不更好么?给人感觉不更专业么?效率不更高么?
说到这,这几次下来的沟通可以说是非常低效,蛮简单的事,就是说不明白,更何况我们也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能避免的麻烦都避免了,把设计稿呈送给对方,与对方在技术标准上沟通,确保少出错。这里面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服装公司内部工作流程没有明确的标准化,客户需求到设计到生产制作都没有严谨的标准规范。这个标准规范不是说非要上MES系统,现在有很多随处可用的软件工具,都能将这种工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设计颜色编号、字体大小、行间距多少,越精准越不会犯主观错误,减少沟通歧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节约成本,从而带来更多订单,就是增效。说白了就是可以赚更多的钱,赢得更多的订单。
服装定制这件事的现状,样品摆在这里了,我们会按照要求给服装公司反馈,对方要更改的会很多,增加了时间成本,而且再制作,恐怕还要再出一次样品才放心批量制作了,这两次样品又是成本的增加,还有大家的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信任成本。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以回看自己的企业内部管理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结合自己公司业务情况,先对工作流程标准化,借用现有的软件工具,如果再上一个台阶,可以考虑做一个网络订单系统,这样更加事半功倍。通过一步步内部改进,提升内功,更高效的转化需求,同时也带来更好的口碑。
大环境不好,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更好的发展?由内到外,才是解决之道。